危房检测鉴定报告实例分析:
1、结构验算
取楼面活荷载2.0KN/m2、屋面活荷载0.5KN/m2,按实际所检测砌筑砂浆等级M2.5、砖砌体抗压强度MU10,对该房屋⑧轴横墙进行承载力验算,结果表明该承重横墙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。
根据《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》第6.3.2条,评定该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的安全性为Bu级。
2、结构整体性
⑴ 结构布置
该房屋局部纵墙采用空斗墙砌筑,不符合现行设计规范要求。
⑵ 构造柱、圈梁设置
经现场查勘,房屋四角及③、⑥、⑦轴纵横墙交接处设有构造柱,但楼梯间四角未设置构造柱。不符合《砌体结构计规范》10.2.4条要求。
房屋的一~五层楼面及屋盖所有纵、横墙均设混凝土圈梁。
圈梁截面尺寸基本符合现行设计规范要求,无裂缝或其他残损,基本能起封闭系统作用。
⑶ 结构间的联系
设计基本合理;锚固、连接方式基本正确,基本无松动变形。 根据《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》第6.3.4条,评定该楼房的结构整体性等级为Bu级。
综上,根据《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》第6.3.1条,评定该楼房的上部承重结构安全性等级为Bu级。
三 围护结构系统
围护墙体局部粉层脱落,屋顶局部有渗漏现象,门窗框局部有破损现象、门窗玻璃破碎现象。
评定该房屋围护结构的安全性等级为Cu级。
三.鉴定结论:
综上分析,根据《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》第8.1.2条规定,确定该房屋的安全性为Bsu级,即:安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,尚不显着影响整体承载。
根据现场调查了解及对洞口进行检查,开洞位置在二层现浇板,该现浇板厚为150mm,洞口形状为矩形,长2000mm,宽1150mm。长截面底筋与面筋各切断10根,宽截面底筋与面筋各切断5根(部分钢筋在砼里)。楼板开洞后局部切断了原有的传力路径和配筋。施工方为不影响原主体结构安全,在现浇板悬空部位新增一道钢筋混凝土梁。新增梁主筋植于原主体框架梁上,新增梁截面尺寸为250mm×300mm,主筋采用4Φ16,箍筋为φ8圆钢,箍筋间距为100mm~120mm。
现场检查,楼板开洞后,已经在开洞板下新增钢筋混凝土梁,对洞口四周形成支撑,未造成混凝土构件侧向刚度的削弱,也未发现开洞引起周边混凝土构件出现明显裂缝和缺陷,混凝土未出现剥落、破损等情况。
结论:
1、xxxxxxxxxxxxxxx一层商铺新增钢结构夹层对原结构
混凝土构件造成一定的削弱,但对房屋原主体结构安全基本无影响。
2、新增钢结构夹层与原主体结构连接基本可靠,钢结构承载能力基本满足规范低要求,钢结构夹层可以在荷载不超过2.5kN/m2使用。
3、楼板开洞后经加固增设梁后,不影响原主体结构安全。
建议:
1、对钢结构焊接质量不好的部位进行补焊。
2投入使用后须随时观察,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相关部门进行安全评估。
危房安全性鉴定及建议
组成部分(地基基础、上部承重结构、围护结构)鉴定评级
1、地基基础——根据现场检测结果,房屋整体无明显倾斜趋势,未发现建筑物存在明显基础不均匀沉降的迹象和变形,上部主体和围护结构无明显因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变形和裂缝等;依据《危险房屋鉴定标准》(JGJ125-99)(2004年版)第5.2.2条第1款,评定地基基础为a级(无危险点)结构。
2、上部承重结构构件——根据现场检测结果,由于房屋第二层1-3~A-D区域发生过火灾,其中第二层1-2~A-D区域预制混凝土板因过火评为Ⅲ级(即中度灼烧尚未破坏,显着影响结构材料或结构性能,明显变形或开裂,对结构安全或正常使用产生不利影响,应采取加固或局部更换措施),为危险构件(Td)。依据《危险房屋鉴定标准》(JGJ125-99)(2004年版)第5.2.2条第2款,评定上部承重结构为b级(有危险点)结构。
3、围护结构构件——个别墙体局部渗水为非危险构件(Fd),第二层1-2~A-D区域预制混凝土板因过火评为Ⅲ级,为危险构件(Td),依据《危险房屋鉴定标准》(JGJ125-99)(2004年版)第5.2.2条第2款,评定围护结构为b级(有危险点)结构。